一声巨响后,加沙城最高的阿尔-加弗里大楼倒塌股票配资的公司行业门户,居民们在瓦砾中搜寻残存的生活物品。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认为这标志着加沙的“天际线正在改变”。
2025年9月,以色列国防军对加沙城展开新一轮地面入侵,西方媒体称之为全新的“焦土政策”。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的加沙和平进程正在埃及开罗进行,但加沙城依然处于战火和空袭中,伤亡者包括巴勒斯坦儿童。
在加沙4000年的建城史上,最新的毁灭只是一瞬。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时期,加沙是亚非文明十字路口的重要城市。19世纪的欧洲旅行者称其美景堪比法国海滨。20世纪90年代,人们希望加沙能成为“中东的新加坡”。
然而,加沙留给世人的印象始终如一。20世纪30年代,英国托管地当局镇压阿拉伯人起义时,第一代摄影记者记录了士兵、战车、坍塌的建筑和哭泣的儿童。1948年犹太复国战争后,加沙经历了短暂的埃及控制期,随后被以色列占领。1967年以来,以色列长期封锁加沙,其间经历多次失败的和平进程。2007年,哈马斯夺权。2023年10月前,230万居民生活在365平方公里的狭小空间内,人员、物资及燃料流动被完全封锁,加沙被称为“世界最大的露天监狱”。
阿拉伯哲学家默罕默德·阿里·哈利迪表示:“加沙没有一天没发生人道危机,没有一个人不是难民。”另一位知识分子描述道:“加沙是你为过上体面生活所做的一切都可能突然付诸东流的地方。”
公元1663年,阿拉伯学者阿亚希进入加沙城,对这座城市的树林、橘园、豪宅及图书馆印象深刻。而法国旅行家皮埃尔·洛蒂则形容加沙为“孤独之地”与“奶与蜜之地”间的致命边缘。当加沙处于大一统王朝统治下,它是亚非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;一旦帝国崩塌,这里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。只有在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统治下,加沙得以喘息。
1894年春天,皮埃尔·洛蒂抵达加沙,看到繁荣和现代化的城市。街巷中有数百种贸易和手工艺产业,以及从城市中心向开罗、耶路撒冷铺去的电话电缆。当时,西方殖民者对加沙充满觊觎,英国绘制了详细的加沙地图,并计划修建亚非大铁路。同时,“犹太殖民协会”在德国成立,购置大量土地,这些土地后来成为以色列建国的基础。
1948年5月,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托管。埃亚德·埃尔-萨拉杰一家逃离贝尔谢巴,来到加沙。他们以为两周后就能回家,但实际上在加沙生活了一辈子。英国托管期间,加沙人不满情绪日益高涨,公共运动频繁。1936年,大规模叛乱爆发,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惩罚措施,使加沙首次沦为“露天监狱”。
1956年,13岁的埃亚德被以色列士兵押到地窖中,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直面死亡。以色列政府确定了封锁加沙的政策,以确保加沙不断陷入贫困与绝望。封锁的原因之一是阻止巴勒斯坦人行使“回归权”。1967年起,以色列对加沙实施长期占领,犹太定居点逐渐占据加沙58%的土地,本地农田面积减少一半以上。
1970年,埃亚德成为加沙希法医院的儿科医生,因拒绝提供情报被解雇,随后通过抗议恢复工作。加沙新精英阶层开始进行“非暴力抵抗”,但与底层反抗者缺乏联系。底层抵抗者在贫困和绝望中走向激进,袭击银行、邮局和市场。1987年,第一次巴勒斯坦人起义爆发,加沙民众有不屈不挠的毅力,但也带来了心理创伤和不安全感。
2007年,哈马斯取得对加沙地带的完全控制。2023年10月前,加沙居民的生活极为艰难。清晨,如果能在自家房子里享用早餐已是奢侈。多数家庭餐桌上没有肉和牛奶,只能吃鹰嘴豆泥和喝果汁。许多人找不到工作,经商也困难重重。为了生存,人们挖掘商业地道,从事捕鱼等危险职业。医疗资源匮乏,癌症患者难以获得治疗。电力短缺严重,全城常响彻发电机的噪音。
尽管如此,加沙人并未放弃。年轻人热爱跑酷和冲浪,追求自由感。艺术家们创作象征隧道网络的“加沙地铁”标识。人们避开哈马斯成员偷偷饮酒,热爱聚会股票配资的公司行业门户,享受海滩和咖啡馆。尽管面临种种困难,加沙人依然满怀理想。
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